内容详情
返回该版首页

磨头镇:

加速打造科创小镇转型样板区

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后,磨头镇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主动对标对表、坚持问题导向、深化改革创新,加快打造科创小镇转型样板,为中国式现代化如皋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。

以硬招强硬核实现经济总量与质量双翼齐飞

增强实体经济支撑力,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少于1.67亿元、增长6%以上,实现新开业规模工业企业、规模服务业企业不少于4家、2家,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2%,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2%以上,规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0%。

增强项目招引驱动力,精准对接上海、苏南等长三角地区,深化市场化、专业化“大招商”成效,确保全年新签约注册5亿元项目1个、3000万美元项目1个、海洋产业项目1个,力争在1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,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、产业业态新、股权投资实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。

增强项目建设牵引力,坚持全流程、最高效、跟踪式保障项目建设,紧盯实物工作量,持续跟踪青鸟物流、商贸中心、中皋仓储等项目入库备案,金成科创园、凌鹏智能科技、世和友自动化等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,申电电气、镭戈斯智能装备等在建项目早竣工快投产,创造项目建设新的“磨头速度”。

以高地育高峰实现科技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

实施科创主体“蜂巢”计划,构建“科创项目—创新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”等“雁阵式”创新梯队,推进高企申报30家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1家,支持沃能电气、华都精工申报南通市企业技术中心,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,实现全镇高企累计突破60家。加大创新型项目招引力度,全年招引科创项目10个,其中有股权投资项目1个,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创新产业集聚区。

实施科创平台“蝶变”行动,推动现有创新载体能级提升,力争科泰未来城入驻率达100%,加快在建、拟建载体实施进度,全力保障金成科创产业园施工建设、西河湾智谷搬迁整理,实现科创载体向4.0版本扩容升级。深化创新领域抱团协作,联合华都精工、荣裕昌、超阳模具等企业打造园区共享检测平台,与市行业协会合作成立汽车零部件协会,搭建信息共享、平台共建的联动合作机制,提高企业订单转化率。

实施创新生态“引凤”工程,加快青年发展型城镇建设,积极组织科创文化节、园区发展恳谈会、科技金融资本对接会等科技交流活动,打通“科技、人才、技术”融合路径,争取全年入选省“双创”人才项目1个、“江海英才”项目2个、“雉水英才”项目2个,积极构建高水平人才高地。

以协同促协调实现城乡融合与振兴双向发力

更高品质建设新型城镇,全面焕新城镇面貌,实施光明路辅路升级改造工程,建设四好农路5.2公里,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镇路网。着力推进龙游河形象提升工程,加快小游园建设,打造龙珠公园综合绿化景观,擦亮网红小镇地标名片。组建专业工程组全程跟踪管理各类项目,推动育贤花苑三期工程竣工,缩短安置房项目交付周期。盘活中如农庄等闲置地块,实现高档酒店、小型商贸综合体“零”的突破,加快形成具有磨头特色和独特标识的商业配套。

更深层次建设农业强镇,创培乡村振兴品牌矩阵,做好“丁冒-天阳”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试点工作,以丁冒“极度露营”、天阳“筑梦拾光”等为点位,推出一站式“微度假”周末旅行招牌。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,全年落户重大农业项目不少于3个、总投资超2亿元。拓展富民强村增收路径,招募“乡村CEO”“乡村造梦师”,推动强村公司开票销售达2000万元。建强硕果云集直播基地,全面推广“磨香”本土品牌,变农场“订单采购”为村居“自产自销”,推动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。巩固深化“积分制”管理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,高标准建设生态河道,推广普及“以鱼护河”行动,绘就水美乡村新画卷。

更强决心优化发展环境,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,全面落实领导包案、信访维稳联席会议制度,依照“一案一策”完成信访积案化解任务。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以“红色物业”为牵引,聚合“红邻”力量提升“安居”指数,探索“银发护苗”“巾帼调解”等群众自治实践,建设共建共助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深化平安磨头建设工作,加强食品药品、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体系建设,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。

风劲潮涌,自当扬帆破浪;任重道远,更需策马扬鞭。2025年,磨头镇将以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引,紧扣实现“科创小镇”率先转型目标,以攻坚克难、无畏无惧的拼搏毅力,以破旧立新、敢闯敢试的改革魄力,以众志成城、团结一心的强大合力,在小城镇科创转型中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!

□通讯员王静娴 王开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