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返回该版首页

“粪污”变“肥料”

磨头镇积极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

15日上午,天气晴好,在磨头镇朗张村的一处小麦田里,一辆抛洒车正在将罐内的液体粪肥均匀地撒入田间,这些粪肥正是经过发酵和无害化处理的猪粪。“我们自产自足,既解决了养殖场粪污污染的问题,又满足了种植所需的肥料,也算是一种双赢。”如皋市嘉威生猪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小红表示。

如皋市嘉威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肥猪4000多头,年产粪污达4000吨左右,如何处理粪污曾经是让刘小红非常头痛的问题。“我们以前都是把粪污送到农户田里,有一次不小心浇灌多了,造成农户粮食大面积枯死,赔了不少钱。”谈及过往,刘小红满是心酸。

如何让养殖场产生的粪污“变废为宝”?经过一番努力,如皋市嘉威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开启了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新模式,实现了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的有机结合。

2021年,如皋市嘉威生猪养殖有限公司被选定为磨头镇绿色种养循环试点户。于是,公司建田间管道、购粪污运输车辆、修户用沼气池,并与朗张村两委沟通,在养殖场周边流转了280亩土地,用于稻麦种植。“我们将粪污用来发电,将剩下的沼液与沼渣进行还田处理。”刘小红说。

经过一年的实践,养殖场种植的麦子每亩平均产量470公斤,水稻每亩平均产量600公斤,种植的纯利润每亩达600元。此外,沼气发电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。“粪肥的利用既解决了污染问题,又能够增加收入,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。”刘小红说。

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。磨头镇是农业大镇,也是畜禽养殖大镇,正常存栏生猪3.5万头,年产粪污6万吨左右。为此,磨头镇将如皋市嘉威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的循环种养模式进行推广,成立了畜禽粪污处理专业化服务中心,采购了16辆粪污运输车,并配备了专业人员,对全镇范围内的规模养殖场进行全覆盖服务,对接规模种植企业30多家,服务面积1万亩左右。

随着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,磨头镇不少养殖场户都加入了种养循环队伍,全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%以上,每年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600吨左右,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,助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□融媒体记者吴青青

通 讯 员张建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