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返回该版首页

十年磨一剑的交通守护者

——记市公安局袁桥交巡警中队中队长黄进

他,24岁踏上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线,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;他,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,用真诚的待人之心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口碑;他,善于学习和总结,在不断创新思索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水平,他是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袁桥交巡警中队中队长黄进。

怀揣梦想“起航”

始终把真诚待人作为工作的“标杆”

每一个男孩都有一个警察梦,黄进也不例外。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崇拜之情的他,24岁从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刑事侦查系毕业后,成为了市公安局开发区交巡警中队的一名民警。黄进回忆,开始工作后,他兼顾着处理交通事故、内勤和法制员等多项工作。虽然每天都很辛苦,但是,他感觉特别充实。

作为一名交警,每天都需要与老百姓打交道,黄进认为做好工作的前提就是真诚待人,在换位思考中做好沟通工作。早在2008年年底,受害人张某因为交通事故住进了医院,他的儿子小张情绪激动,甚至前往驾驶员的家中寻衅滋事。黄进得知后,赶忙联系上小张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并告知有什么事随时可以联系自己帮忙解决,切不可闹事。黄进一方面为小张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,并告知该起事故处理的法定程序,在得知其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帮助他书写了诉讼状。2009年,小张自己也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,当他看到黄进出警时,只说了一句话“我听你的”。

黄进笑着说:“前两天,我还接到了一个人的电话,声称之前在办理交通事故的时候,我帮助过他,所以这次有些家庭纠纷,想听听我的意见。虽然我已经记不清他的名字,但他能够信任我,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。”

凡事迎难而上

不断将压力幻化为成长的动力

“刚开始工作,理论和实际总是不挂钩,我深深感觉自己知识的匮乏。”黄进回忆说,“我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有一次处理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,受害人骨折了,就询问我大概可以赔偿多少钱,我一时间没有回答得上来,便开始自我反思。”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,黄进开始“恶补”业务,不仅天天跟在中队的“老师傅”后面“偷学”,他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跑到事故科、城东交巡警中队等单位,向业务熟练的同事求教,并对照规定仔细学习。

2017年11月,黄进调任袁桥交巡警中队中队长后的第一天,他就跑遍了辖区县级以上的160多个交叉路口、邻河以及邻水路段,实地排查道路安全隐患,并亲自对有隐患的路口安放锥形桶和彩带进行警示。他认为现场看到的情况更加直观,隐患也更能避免。

参加工作以来,他共主办交通肇事刑事案件342起,接处警九千余起,破获重大逃逸事故26起,他所办理的多本一般程序事故卷宗被南通交警支队评为优秀卷宗。因为业务精通,他多次担任交通事故处理培训班教官,累计共完成20余期1000多人次的培训任务。2016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兼职教官,今年还被评聘为南通市公安局初级教官。

“遥望”家门而不入

他用肩膀担负起更多的责任

因为工作认真,黄进常常在工作中忘了小我。作为海安人的他,在刚工作的那几年把单位当成了家。成家后,在工作与家庭之间,他往往也是舍弃小家造福大家。

“记得之前在事故科工作,单位离家只有2公里,可一旦忙起来,我根本没时间回家,妻子总是笑话我,遥望家门而不入。”黄进无奈地说,交巡警大队事故科接收的都是重大交通事故,牵涉到的生命关乎一个乃至两个家庭,事故的处置或侦破越快越能安慰到受害人家属。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,作为工作中的“全能选手”,黄进在生活中居然连自家的热水器都不会调。黄进对工作的执着劲儿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,妻子曹雯惠也从最初的埋怨转变成了理解与支持,放弃了无锡高薪的外企工作,来到如皋专心照看家庭和孩子,免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。今年年初,黄进的妻子黄雯惠被评为2017年度“最美警嫂”,“我的成绩背后有她一半付出。”提及妻子,黄进眼中都是柔情。

也许,黄进只是众多交巡警中普普通通的“一颗星”,却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散发出更多的光和热。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,黄进接了5通电话,大部分是群众打来的,他每次都是耐心地回答。“我能帮一点是一点,如果在路上遇到,他们还能认识我,我就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。”黄进如是说。

□融媒体记者喻军军

通 讯 员陈园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