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
老人小孩与狗
□宋继高
应友人洪波之邀,我来到他的“东北风”小餐馆吃饺子。时间尚早,洪波对我说:“哥,西边有个小广场,你可去遛遛。”
我迎着季春下午特有的金色暖阳,向西走了四五十米,来到一个社区级别的小广场,抬眼望去,广场不大,约莫三百多平方米,气氛却很是活跃。小孩在快乐地奔跑,身后有小狗蹦跳着追随,老人们安安静静地在长条椅上坐着,偶有轻风撩起银发。我对面一对小情侣带着一个小女孩,伴着一只金毛正玩得起劲,忽然来了一只黑色泰迪,歪着头瞪着眼,与金毛对视着,金毛挣脱主人的怀抱,低吼着,摆出决斗的架势,“战局”似乎一触即发。金毛的男主人收住狗绳,对泰迪说:“泰迪先生,我希望你用文明的方式与我们家的金毛交往,我不希望你们野蛮互撕。”金毛男还想说点什么,这时小女孩嗲声嗲气地开了口:“泰迪小哥哥,我爸爸的话,你听懂了吗?你不要打架啊,要做一只文明的小狗狗。”说来也奇怪,泰迪像是听懂了小女孩的话,怔了怔,情绪渐渐平和了下来,转身走了。
我站在广场的一角,静静地注视着眼前各色人等轮番上演的生活万象。我认真数了数,广场上有18个小孩、16位老人,还有17只宠物狗,老人孩子与狗和他们的家人,各自三五成群地扎在一起。有老人在侃大山,有小孩在玩踏板,还有人摆摊卖古旧书籍、苏州油纸伞等杂物,有人卖,无人买,摊主好像并不在意,要的就是一种感觉。
广场上,每个小堆自成一体,虽不相往来,但氛围相当平和。这时,我注意到一位老太,满头银发,静静地坐在那儿,身边没有小孩,也没有狗,老人一言不发,一动不动,双手握在膝盖下方,身体微斜成45度,默默地注视着前方,像是沉浸在久远的回忆之中,几份优雅中夹着几份孤独,但脸上没有忧愁。我好几次举起手机想为老太拍张照片,又怕有偷拍之嫌,侵犯了老太的肖像权,我想上前打个招呼拍张照片,又怕惊动了老太,改变了眼前这哲人般的剪影。我终究没有上前,只是远远地按下手机摄像装置,留下了一张并不十分理想的小照。我觉得,人上了一些年纪之后,即使不说话,也是一本大书,所谓的“沉默是金、沉默如山”也许就是这个道理。在这人间四月的春风里,我默默地注视着她,像读一本无字的大书,眼前的这位老人,给了我许多关于人类、关于社会、关于老龄化的思考,我甚至想到,当我老了,会不会也有人这样无声地注视我、解读我,其实老了不可怕,不被关注才是最可怕的。
斜阳把广场上的景物镀上一层金色,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看上去还是老人、小孩与狗的画面。
一位佝偻着腰的老年妇女,牵着一条虎头虎脑的狗走来了。那狗不很大,但很结实。走过广场,它在每一条狗面前都要停下来嗅嗅,老人使劲拽着狗绳,把它往回拉,它使着劲就是不肯走。有一条土黄色的狗对着它可着劲儿狂吠,那狗没有听见似的,一声不吭,使劲儿挤到狂吠的狗面前,抬头看看,毫无怒色。老人把狗绳拽得更紧了,一个劲地要拉它离开,那狗赖着屁股,十二万分不情愿地跟着老人走了。我紧随其后问她:“刚才那狗叫得那么凶,你这狗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?”老人告诉我:“它看见那条狗的身块没有它大,所以它就不作声了,若有比它身块大的狗凶它,它一定会更凶,我家这条狗不怕大狗爱小狗。”我不禁对这条狗刮目相看起来,不以强凌弱,不以大欺小,动物界都明白这个道理,何况我们人类乎?
太阳快要下山了,春天的傍晚还是有些凉意,我离开了这小小的广场,但广场人生的种种情境,一直在我眼前挥之不去。回到小餐馆,我对友人说:“不要与我说话,我要写文章了。”于是,我一口气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。